產業與資本的思想盛宴:擁抱風口,跨越周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峰論壇紀要
發布時間:
2016-08-04
大家好,首先感謝此次論壇聯辦方高新投、協辦方華創證券,尤其感謝各位來自企業和投資機構的朋友冒著五十年難遇的臺風天氣前來參會,感謝中科院研究所張靈志博士、真鋰研究總經理墨柯先生前來分享,相信今天前來參會的朋友都是真正關注新能源產業,也正是由于有這么多朋友的支持,這次論壇才能如期舉辦。我們也衷心也希望大家在這次論壇中都能有所收獲。
今天論壇的主題是:擁抱風口、跨越周期。半個多月前,我和我們的團隊琢磨出來這八個字作為主題,首先是因為當今新能源行業正處于巨大風口、市場景氣度很高,但是我們更加關注的關鍵詞是后四個字“跨越周期”。2003年以來,整個資本市場經歷了多輪行業的周期變化,面對周期,我們始終要記住:在低谷的時候仰望高峰,在高峰的時候敬畏周期,從去年底到現在整個資本市場都處于較低谷,只有較少數行業的成長性被廣泛認可,而其中就有新能源行業,市場普遍認為新能源行業處于快速成長的時期。經歷過產業和資本周期的朋友回頭看的時候會發現行業的發展周期不可避免,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跨越周期。
廣證恒生一直以來想要擔當起三座橋梁的角色,成為對接產業和資本市場的橋梁、對接企業和上下游資源的橋梁、對接優秀企業和優秀機構的橋梁,我們因此也積極整合資源,促進各方交流。我們還希望成為打通主板和新三板、跨市場的產業鏈研究專家。
圓桌論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周期與突圍
主持人新三板高端裝備研究員林全:大家下午好,剛才專家們為我們分享了他們對行業的分析,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企業和投資機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性增長的當下是如何進行布局的。
高新投創投副總張原:關于高新投的情況剛才劉總已經做了詳細介紹,我簡單介紹下高新投創投業務的相關情況,我們在1998年投了大族激光,當時投資四百八十多萬,最終賺了四個多億,也算是資本市場的一個經典案例,從1998到2012年,我們的投資都很謹慎,每年平均投資三十多家企業,但是命中率很高,投的三十多家企業中IPO的有九家。從13年前后到現在是投資業務大力發展的階段,這兩年投資了五十多家企業,都是VC階段的項目,我們簡單算了一下,目前的賬面收益率在七倍左右,目前的五十多家企業中預計有兩家IPO,新三板企業截止到上周周末有十七家。高新投的投資業務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投保聯動,高新投針對中小科技型企業做了二十多年的擔保,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看了二十萬左右的項目,這些都是我們投資的巨大項目源,此外,凡是我們重點投資的項目,都會有相應的擔保支持,提供綜合的金融服務鏈條,企業家都很歡迎我們這種模式。另外,我們的投資關注深圳地區、關注優勢行業、關注VC領域投資。
長信科技副董事長廉健:我是一個典型的深圳創業者,我03年在深圳創建了德普特,十年之后把它賣給了上市公司長盈科技,之后我開始關注新能源產業。剛才張教授已經說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電動車就已經出現,但后來隨著內燃機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遠遠超過電動車,因此在后來的一百多年里,內燃機驅動的汽車發展遠遠領先于電動車。隨著近年來鋰電池技術的發展,能量密度的提升,我近幾年內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發展。
聯贏激光董事長韓金龍:聯贏激光是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激光焊接配套自動化的公司,當前新能源的風比較大,我們也就跟著沾光。我們公司的利潤面比較廣,從材料來看,我們從過去的黑色金屬現在轉移到有色金屬,我們現在也做塑料焊接、軟金屬焊接。我們公司不光提供激光設備,還提供一整套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所以現在一些大的家電企業由于人力成本的上升和質量控制的要求都全部改成自動化的生產線,比如美的、格力、海爾等,我們也參與其中。所以聯贏激光不僅參與了新能源產業,還參與了很多其他產業。
超思維公司董事長張家斌:超思維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注從事數碼電池保護板、儲能電池BMS、動力電池BMS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無人機、電動工具、風光電儲能、新能源汽車等電池領域。在此,借此機會誠摯邀請行業各位同仁、各位投資機構有時間到超思維參觀交流,共謀發展。
華創證券做市交易部總經理陳海佳:華創證券最近重組已經過會,今天將跨越周期,剛剛講了很多跨越行業周期,今天來了很多投資界的朋友,我想講一講如何跨越投資的周期。因為投資最終的退出渠道包括IPO、上市并購,不管是IPO還是并購的話也是需要一個周期的,IPO的話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并購也需要達到相應的條件。像剛才熊博說的,到2020年,大多數企業都將被淘汰,作為投資者而言,如何跨越這個周期就要關注企業發展和未來資本道路的匹配,如果匹配恰當的話可以在估值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實現資本市場的登陸,作為投資者可以實現合適價格的退出。
索爾科技董事長季偉源:我們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從事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開發和生產,前面四年整個行業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們積累了相關的技術和客戶資源,14年我們在新三板掛牌,16年上半年受整個宏觀政策調整影響,15年的補貼還沒有發放,新的調整政策還沒有公布。,但我相信目前新能源汽車仍然處于起步期,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現在國家對產業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包括補貼的調整,側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和安全性問題,對于我們PACK系統企業來講,要做好動力電池,電芯的質量把控非常重要,我們需要選擇優質的電芯生產企業,把好的電芯組成優質的系統。目前,國內的電池系統企業都還處在技術的提升階段。我們通過多年的研發,在電池系統領域形成了多個技術優勢。首先我們應用了一種特殊的注膠工藝來提高電池組的安全性;其次開發了一套電池恒溫系統,采用了液冷技術和寒區加熱系統,使電池不但能在20-30攝氏度這樣舒適的溫度下工作。另外,我們采用標準模塊化設計,能實現規模化量產,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主持人林全:接下來進入今天的問答環節,首先從企業開始,想請問下在整個動力電池行業處于結構性過剩的局面下,企業應該如何實現突圍。
索爾科技董事長季偉源:我剛才已經談到,動力電池這個行業會大發展,但是剛才兩位專家也提到結構性的產能過剩情況,我預料今年10月份之后,行業動力電池會出現短暫的供應緊張,隨著產能的大幅釋放,明年將加劇行業競爭,但是優質電芯企業仍然缺乏。我們應該把握國家扶持本土企業的這個大好時機,從安全性、能量密度、一致性方面做好,加快發展,做大規模。
超思維公司董事長張家斌:我認為近兩年大量資本進入動力電池行業,許多低水平的項目在投建,以后會有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國家從去年開始對電池行業從強制標準入手,實施電池企業目錄管理和裝車單體電芯的強檢報告要求,從確保電池安全、循環壽命等性能指標入手,是符合規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超思維布局動力電池BMS,掌握核心技術標準,以確保電池安全、延長電池壽命、熱管理、電池主動均衡、穩定性等主要技術亮點,提升電池系統在新能源汽車整體搭載的應用水平。推動行業發展,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與行業內志同道合的企業共同脫穎而出。我相信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加上資本的推動,未來發展空間將十分廣闊。
聯贏激光董事長韓金龍:可能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相對一般人來說更樂觀一些,作為企業我們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必然被淘汰,所以我們一直在激光焊接領域耕耘了十二年。我記得過去當中國汽車600萬輛的時候,就有報道說我國汽車產能完全過剩,當時汽車一年的銷量大概四百萬到五百萬輛,很多人說不能再做了,但是去年一年我國汽車銷售量2400萬輛。作為企業來講,我更看重技術的開發、設備的質量、設備的領先性,至于說對行業的看法,我對新能源行業比較樂觀,新能源行業中間可能會洗牌,會洗的很厲害,但我認為它不只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個環保車,洗牌完成之后我認為它的發展會更好。
長信科技副董事長廉健:我認為目前談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當前行業內只要質量過硬的企業訂單都已經接到明年了,動力電池行業會和其他行業一樣,一定是資本驅動投資,市場進行篩選。我現在考察過很多電池企業,確實行業比較亂,質量比較參差不齊,好的企業好的產品時有競爭力的。未來我認為只有一種動力電池企業可以存活,那就是接受了市場檢驗的企業。
主持人林全:其實大家的看法都是技術為上,接下來我們想問下高新投和華創證券,目前公司內部有沒有針對新能源行業的投資策略?
高新投創投副總經理張原:我們沒有針對新能源行業的投資策略,但是不謀而合,高新投投過的項目中好多都屬于新能源行業,我們未來投資方向依然是新能源、新材料、TMT等行業,并且加大力度進行投資。
華創證券做市交易部總經理陳海佳:從行業本身來看,動力汽車未來會有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大家會形成一種新的城市移動方式,我們會密切關注產業動態。我們本身是做投行的,更多的是做一個投資橋梁和嫁接,針對企業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會去做一個符合企業發展的資本匹配,為企業未來布局提供投資安排。主持人林全: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下16年下半年新能源政策縮緊的狀態,想請企業分享下這個問題對行業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
長信科技副董事長廉健:其實剛才專家已經對補貼趨勢和騙補現象進行了介紹,我認為補貼新能源行業是一個好的政策,不過執行不到位的話往往會把好政策變為壞政策。不過經過幾年對行業的研究,我認為燃油汽車的發展已經到達極致,但是新能源汽車應該是一個顛覆性的行業,如果抓好機會的話,可能會把握住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機會。至于補貼應該是政府在用有形之手來調整投資、引導市場,這是好事。
聯贏激光董事長韓金龍:我認為國家對產業的布局,電動汽車真的很可能是一次超越的機會,會帶動產業鏈的發展。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和技術發展,補貼一定會減少,實現市場驅動發展
超思維公司董事長張家斌: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國家補貼政策逐步的退坡是必然的,未來電動汽車將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我們應該抓住大勢,做好產品研發,加快技術提升,加速產業化進程,降低成本,逐步具備價格競爭優勢,掌握核心竟爭力。
索爾科技董事長季偉源:現在行業內主推純電動的發展,不過我認為未來五年之后燃料電池車會發展起來,燃料電池車更環保、更安全,很可能替代鋰電池電動車,鋰電池隨著產量的擴大和成本降低補貼必然退坡,我預計未來電動車發展會實現燃料電池和鋰電池結合,以燃料電池為主動力,鋰電池為輔助動力,鋰電池用量會減少,大部分使用燃料電池。另外我預測碳排放以后會是個重要考核指標,激發電動車廠提高技術,降低成本。此外今后政府可能會利用行政手段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刺激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主持人林全:各位企業家都認為將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會由靠政策驅動轉變為靠市場驅動,最后想問問高新投張總和華創證券陳總,機構在投資時會更看重什么樣的企業,或者說更看重企業的哪些點?
高新投創投副總經理張原:今天的主題叫擁抱風口,跨越周期,事實上投資機構是歡迎周期的,我們會挑選真正有技術、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來進行投資。而風口對投資機構而言不一定是好事情,因為價格可能會比較高。具體到行業,我們團隊除了剛才說到的行業外,還會特別關注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投資機會、制造業的投資機會和產業互聯網的投資機會。最后想說的是我們投資都是找到真正做事的人去投,我們認為再好的行業再好的企業,如果團隊不行,同樣會把企業做砸,選擇好的團隊非常重要。
華創證券做市交易部總經理陳海佳:從投行方面,我們關注投資者的退出渠道,從短期來看我們會關注企業是否有并購的價值,從長遠來看,企業和產業的前進節奏能否和企業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節奏。從產業本身來說,動力電池未來將會成為能源的重要來源,而隨著城市交通和互聯網的發展,將來出行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一些傳統行業可能被替換。
最新新聞
2024-11-08
2023-05-10
2022-09-05
2022-04-20
2021-11-20